在惠东县白花镇南部的田洋村,有一座叫“冯大利四角楼”的建筑物尤为耀眼。该屋占地面积5752平方米,房屋达160多间,是迄今为止惠东县发现的单座占地面积最大的客家古围屋。 冯大利四角楼于清代同治年间完工,属于城堡式客家围龙结构。 建造此屋的,是一位叫“冯应贵”的人。据《冯氏族谱》记载,冯应贵原来住在白花镇福田村,发家致富后,才迁至田洋村。 据说,冯应贵本生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,起初他并没有多少钱。有一阵子,他跟亲朋好友提出他想建一座大房子的想法,其亲朋好友都很不屑:“吃都吃不饱,建什么大房子!” 后来,冯应贵在白花莆田圩开店,主要经营大米、猪肉及杂货,同时还兼营石灰、红砖等建筑材料。生意越做越大,赚的钱越来越多。最后,他一手在田洋村建起了一座庞大的围屋,这就是冯大利四角楼。 据冯氏后人介绍,冯大利四角楼的建造,前前后后花了11年的时间。可见冯应贵建造房子的决心。 冯应贵何以迅速通过做生意发家致富? 据说,冯应贵为人很讲诚信和义气,做生意从来都说一不二,别人都很乐意和他合作。 冯应贵还很体恤穷人。他做生意的时候,跟他赊账的穷人很多。“许多穷人没钱过年,除向他赊账外,还向他借钱。”所以他在当地有着极高的威望,大家都愿意帮衬他的生意。冯应贵还以“善”作为家训:“首先正格言为善最乐,奉古人民训和气致祥”。现在,冯氏后人每年都把这副对联贴在古屋正厅的两根柱子上。 诚信与善良,是冯应贵能左右逢源,事业迅速做大的重要原因,也是冯大利四角楼世世代代经久不衰的关键所在。 据介绍,冯应贵建成冯大利四角楼并在这里定居后,该楼的人气越来越旺。至上世纪70年代,古围屋内居住的冯氏后人达300多人,那是古围屋的鼎盛时期。 近年来,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,许多人都搬离了冯大利四角楼。 但每逢大年初二,冯大利四角楼的人,都会回到这座老围屋团聚,不管在古围屋居住还是迁居异乡,冯氏后人都能自觉遵从祖训,与人为善,与人和睦共处。 “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”在冯应贵所在的那个动乱年代,国家内忧外患,战乱不断;在地方,特别像冯应贵这样的生意人,还得防盗防土匪。所以,冯大利四角楼的设计,尤为重视建筑的防御性。 冯大利四角楼整座古屋呈“回”字形,四角有4个对称的角楼,结构独特。从前面数到后面,整座房子有5列,再加上两侧的两列房子,整座屋呈长方形。 房子前面有3扇大门,非常牢固,每扇大门由3根大石条组成。在正门,两边的两根大石条各有11个孔,用来架横闩,上面那根大石条则有7个孔,用来放置直闩;进入屋里,还有一根大横木,有7个孔,用来放置7根直闩;大门关上后,这7根直闩直接将门关严,所有门闩均由屋里的机关控制。 冯大利四角楼每扇大门上面还设有水槽,可以蓄五六立方米的水,以防火灾;大门两侧和每面墙都设有枪眼和炮眼。房子里面有8米宽左右环绕四周的长方形天街,天街将里面的3列房子围起来,构成“回”字状,非常利于防守。 1942年,侵华日军进入田洋村,到处烧杀抢掠,村里人全部躲到古屋内。据冯氏后人介绍,当时日军想放火烧掉大门,强攻这座围屋。冯大利四角楼的人立即往大门蓄水槽倒满井水,日均放火时,村民就拉闸放水,将火浇灭。据称,日军折腾了3天3夜都法进入冯大利四角楼,只是把该围屋的大门烧得黑乎乎的。无奈之下,他们只好把围屋门前池塘里的水放掉,抓了一些鱼走了。 时至今日,我们在冯大利四角楼仍能看到3扇大门被烧过的痕迹。 冯大利四角楼还有一点令人称奇。古围屋内有一口水井深不过四米,但井水的水位常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。站在井边,井水触手可及。 村民介绍,以前古围屋住着几百人,各家各户轮流取用这口井的水,都用不完。即使在当地旱情最严重的1963年,井里的水仍够围屋的人们取用。 “首先正格言为善最乐,奉古人民训和气致祥。”这家训,对冯氏以外的人同样受用。我们都应该与人为善,和睦共处,拥有“海纳百川”的胸怀,如此一来,未必能有冯应贵的富贵,但至少不论做什么事情,我们都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