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要去惠东,惠东是个包容的侨乡,平海古城更是个开放的古城,这座有600多年历史的海滨古城,有着大海的胸襟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明洪武十八年为抵御“倭患”而建的海防卫城,就坐落在热闹的平海镇上。 平海地处惠东县最南端,面临南海,东靠红海湾,西倚大亚湾,历来是海防重镇和惠州南部海运进出口的咽喉。听闻当时,平海古城的军士最早是不带家属来的,因此时有军士逃跑。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,当局进行了大胆改革,补充军士时准许他们带来妻小,从此军心稳定。 按照当年明朝廷规定,守城官兵必须携带妻小以确保他们能世袭驻守,所以平海人的老祖宗都是当年南徙而来的,这是古代最流行的移民方式。这种移民延伸出来一种奇特的文化:来自于五湖四海的军士们操着各自的方言,逐渐形成了平海古城方言——军声。 军声,其实是一种流行于当地的军话,是戍边将士流传下来的语言。全国应该有十多个地方都有人会说这种方言,人数也很少,但在平海,有一万多人还在沿用这种语言。平海军声的语言基础是明代广义的北方方言,同时吸收了粤语、客家话、闽南话、潮汕话等方言的许多成分,加上海运的发展让这个天然的海港成了当时小有名气的商贸集散地,也让南腔北调的客商云集于此。一个包容的古城沿袭着一门带有包容意义的语言,因此也就有了“晓得平海话,走遍通天下”的说法。平海犹如中国《百家姓》的总汇之地,各地来的人都有,据统计,当地姓氏多达120个以上。正是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,共同奏响了嘹亮的军声,书写着包容的民风。 如今,国家已把“军声”列为濒危语言进行抢救。 移民的原因有千百种,而背井离乡的离愁别绪只有一味,唯有把对家乡的思念以歌舞的形式搬上舞台,才得以宣泄乡情。而这些歌舞也慢慢成了今天流传在平海的民间舞蹈艺术。 而且,当年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兵士,也带来了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外来文化、民俗,各地有趣的文化在流传过程中相互渗透,互相作用,在平海糅合成新的文化艺术,成为平海独特的风景。 平海又被称为“钟城”。古城的城墙大部分今已不存,但依然可以看出城郭的外形酷似一口燕尾钟,四个保存完好的城门分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,一条十字街把城分成了条理分明的“四大块”。平海的包容,也体现在十字街头一排排古典民居结构上。这种均衡对称式平面方形砖屋,为府第式、围龙式、四合院演化而来的综合体,家家门庭比肩而立,邻里之间共用一堵外墙,一路次第搭建过去,有南方院落与北方殿堂的杂处、四合院与围龙屋的融合。 神庙林立,祠堂遍布,也是平海包罗万象的特征。 繁荣的时代当然就会造就昌盛的文化,越是富足的地方,寺庙文化也更容易发展,平海古城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,每个门的门楼上都有一座古庙。平海地方不大,但城隍庙、谭公庙、包公庙、龙泉寺等几十个之多。从另一个角度理解,平海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地方。人们有一颗包容的心,文明才能百花齐放。 这种与红尘相邻的古庙,在时光里见证着平海的过去,现在和未来。 在平海民间传统节日活动中,鲤鱼追春、蛟龙出海、五凤朝阳、喜庆丰收、出水芙蓉、八仙过海、水淹金山、醒狮、金龙表演等项目,像文化艺术海洋中的一朵朵奇葩。丰富的民间传统如元宵的“闹花灯”、“偷青”,农历三月三的“摆戏台”,瑞阳节的“赛龙舟”,中秋节的“拜月会”……形成多姿多彩的古城民俗风情。还有平海保留完好的民间艺术:楹联、渔歌、书画、扮景等,都在诉说着每个移民对故乡的情感。 平海人的血液里,始终流淌着开放包容的血液,这里有着不折不扣的移民小镇的胸襟和魅力。 这里没有大漠孤烟,边陲烽火,登上城墙,远眺红海湾和大亚湾,能感受到的是海的滂渤、水的温柔和山的苍翠,和阵阵如歌的涛声,这些都是平海乐容天下,进退自如,沉浮自安的脉搏。 |